首頁 > 最新消息 > 本所賴文智律師應台達電法務部門邀請,進行「企業因應AI發展的國內外關鍵法制議題」教育訓練

本所賴文智律師應台達電法務部門邀請,進行「企業因應AI發展的國內外關鍵法制議題」教育訓練

2025/10/22

主題:企業因應AI發展的國內外關鍵法制議題
主講人: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 所長 賴文智律師
活動日期:2025年10月22日|地點: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演進,企業在導入AI應用時所面臨的法律與治理挑戰正持續升溫。AI不僅牽動研發、生產與行銷流程,更深刻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與社會責任。為協助客戶掌握AI時代的法制脈動與治理要點,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日前應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邀請,舉辦教育訓練課程「企業因應AI發展的國內外關鍵法制議題」。

課程首先指出,AI發展帶來的變化已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採用與管理問題,而是整體企業治理的再設計議題。AI科技的導入可能改變產業競爭態勢、挑戰傳統管理邏輯,也使企業必須重新思考其風險控制、倫理規範與資料治理機制。

賴律師以歐盟《人工智慧法》(EU AI Act)為例,說明國際監理體系如何以「風險導向」方式規範AI技術,並要求通用AI模型供應商揭露訓練資料來源,以確保透明度與權利人保護。同時也介紹日本著作權法第30條之4有關資訊分析例外,以及歐盟《數位單一市場著作權指令》中的資料探勘(Text and Data Mining, TDM)例外規定,分析其對AI訓練資料合法性的啟示。

在智慧財產權部分,課程深入探討AI生成內容的著作權歸屬與抄襲判斷標準、AI創新技術的專利保護挑戰,以及生成式AI在商標設計與行銷應用上的潛在爭議。賴律師提醒企業,在AI技術普及的環境下,商標與創作風格的邊界將愈加模糊,需及早建立內部指引以降低侵權風險。另外,針對營業秘密議題,賴律師亦提出營業秘密的保護將愈來愈困難,因為員工個人應用外部AI工具很容易在不經意間將營業秘密外流,而營業秘密的保護門檻可能也因生成式AI提高,舉凡生成式AI能夠生成的資訊,可能都難以受到營業秘密保護。

個人資料與資安議題亦為課程重點之一。AI與Big Data結合後,因資料蒐集的密度大增,結合AI更容易特定個人,使大量原非個資的資訊可能被重新納入監管範圍,企業應自系統設計階段即導入隱私保護(Privacy by Design)與最小化原則,並兼顧集中與分散式資料保護的平衡。AI應用於資安領域,違法者走得更快,企業作為防守的一方,必然會更為辛苦。但資安與企業的商譽息息相關,未來資通安全管理法也可能在關鍵基礎設施之外,將大型的企業納入適用範圍。

最後,課程從倫理與治理角度出發,回應《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提出的五項原則——永續性、人類自主性、透明可解釋性、公平性與可問責性。AI技術的可信任發展,需以制度化的內部治理與外部問責機制為基礎,方能兼顧創新與法治。

提供精簡版的簡報如下:

請輸入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