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部落格 Blog
- 賴文智 律師
網路暨智慧財產權 - 張啟祥 律師
訴訟法制暨大陸投資 - 劉承愚 律師
生技醫材暨創業投資 - 劉承慶 律師
契約管理與文創事業 - 蔡淑娟 律師
金融法務暨公司治理 - 蕭家捷 律師
個資保護暨民事行政爭訟 - 廖純誼 律師
農業、科技與智慧財產權 - 張桂芳 顧問
數位文創暨智權管理 - 王文君 研究員
資訊科學暨法資訊學 - 益思團隊綜合發表
綜合專業文章部落格
全域分類 Menu
- 人工智慧 公司 公告 公平法 其他 刑法 刑訴 創投 勞工 商標 國土 專利 履歷 憲法 政府採購 時事短評 智權綜合 民法 民訴 法理學 消費者保護 營業秘密 生技 租稅 網路 著作權 行政法 行銷 遊戲 醫療衛生 金融 隱私 電信 電子商務 電影 非法律 非營利組織
益思
-
台北所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90號8樓
Tel 886-2-27723152
Fax 886-2-27723128
service@is-law.com
高雄所
高雄市四維三路6號17樓A2
Tel 886-7-335-7331
Fax 886-7-536-5657
eric@is-law.com
http://www.is-law.com
選單
日曆 Calendar
« | 九月 2023 | »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3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熱門文章
- 醫療器材的研發與創業(一)
- 淺談國際代理商與經銷商
- 醫療器材的研發與創業(六)
- 醫療器材的研發與創業(三)
- 醫療器材的研發與創業(二)
- 跨國投資與股份代持
- 醫療器材的研發與創業(七)
- 醫療器材的研發與創業(十七)
- 醫療器材的研發與創業(十三)
- 醫療器材的研發與創業(十四)
版主推薦
- 從大立光與先進光智權爭訟和解案談公司治理與智慧財產權管理(下) - 劉承愚律師推薦
- 從大立光與先進光智權爭訟和解案談公司治理與智慧財產權管理(上) - 劉承愚律師推薦
- 新書出版:劉承愚律師《當文創遇上法律:公司治理的挑戰》 - 劉承愚律師推薦
- 新書上市《當文創遇上法律:智慧財產的運用》 - 益思客服推薦
- 從歐盟的AI白皮書與資料策略看AI發展的管理框架(上) - 益思客服推薦
- 如何促進AI的發展—從Data Driven談資料應用的法律(上) - 王文君研究員推薦
- 人工智慧對於著作權法制可能的衝擊(上) - 王文君研究員推薦
- 淺談跨國連鎖事業的法律型態 - 劉承愚律師推薦
- 百果樹重新開幕,文化森林何時現? -- 兼論文創法第22條之適用 -- - 劉承慶律師推薦
- APP產業相關著作權議題:一、APP產業基本概況(一) - 賴文智律師推薦
第4章創業要務
「成為老闆,的確可以自由發揮實力,但是在自由的背後,伴隨著沉重嚴酷的責任以及重重危機。絕大多數的創業者只看見創業的光明面,沒注意到創業必有的責任與黑暗面,貿然行動自然容易遭遇失敗,墜入創業地獄的深淵。」
~ 摘自「創業笨蛋」 渡邊仁 著
有一次在臺大醫學院對著一群年輕的研究者演講,告訴他們投資者怎麼看新創事業。演講結束後,一位博士生趨前告訴我,他研究的主題非常有潛力,他計畫畢業之後立刻去創業,希望我告訴他如何從現在開始準備創業。
看著這位優秀的年輕人,我請教他,「請問你每天生活所需的食、衣、住、行都經過妥善的安排嗎?」「沒有。」他有點遲疑地回答。「請問你每個月的收入和生活費用,有編列預算嗎?」「沒有。」他很確定地回答。「請問你每天的開支有詳細的記錄下來嗎?」「沒有。」他很快速的回答。「創業就像生一個孩子,這個孩子的食、衣、住、行,你要好好地為他安排,不然他會生病會惹麻煩;你有多少錢養這個孩子,要列出預算之後想辦法去籌錢;你每天在這個孩子身上花了多少錢,要記錄下來並避免超支。這些瑣碎的"小"事和創新、技術以及遠大的理想比較無關。但是做為創業者,如果沒有將這些事處理好,公司就會有大麻煩。所以如果你畢業之後想創業,可以先每天練習處理這些事,並且物色一位將來可以在公司幫你處理這些事的助理,等到實際去創業時,才不會手忙腳亂、顧此失彼。這是我的名片,你將來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和我聯繫。」
這位優秀的年輕人從此沒有再給我任何消息,不知道我的實話實說是否就澆熄了一個年輕人的創業熱情。這並非我的本意,但是我實在也不想看到一個剛從白色象牙塔走出來的人,懷抱著粉紅色的創業夢想,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被現實打進黑色的深淵。
一個事業要開始,通常是以技術為根基,而後是爭取業務、穩定財務,而統合這一切的,就是法務。但這個順序在醫療器材的創業會有不同。醫療器材公司同樣是以技術為本(參見本書第三章的討論),但醫療器材產業所需的研發期較長,銷售產品又要經過主管機關的審查及複雜的行銷過程,所以業務工作不是在創業初期的重點。由於沒有業務,很難有營業收入,因此如何度過創業初期(通常是超乎預期的漫長)痛苦的燒錢過程,是創業者最大的挑戰。本章將以醫療器材公司創業期的財務規劃為第一節討論重點,第二節及第三節分別討論業務及法務,最後一節將討論一個比較特別的題目,就是股務。這裏的股務不是指公司如何處理股東股票的過戶問題,而是如何處理及安排股東間的事務。此外,公司由創業期進入成長期以後的發展,會因為公司產品和經營模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將不在本章討論之列。
4.1 財務
有句話說「金錢不是萬能,沒錢萬萬不能」。一家公司的技術再怎麼領先,產品再怎麼有前瞻性,員工再怎麼努力,如果發不出薪水、付不出房租、沒錢付協力廠商…,通常難逃關門的命運。創業者一定要了解「錢關難過」的現實,並將「現金為王」奉為圭臬。創業者要有走出實驗室的勇氣,和充滿「銅臭味」的資本主打交道,甚至為實現理想而折腰,才能讓公司存活下來。
一般公司的募資大略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最初的創業資金;二是向創投募集資金;三是上市前向投資銀行募資。本節以下將討論創業初期募資及向創投募資的情形,如何開源節流,以及資金和權益的平衡問題。
4.1.1創業最初的募資
和其他產業一樣,醫療器材公司創業初期的資金來源非常有限,投資者以F4為主體,即Founder (創辦人)、Family(家人)、Friend (朋友)和Fool(傻瓜)。現實的社會裡,絕大部份的創業都是以失敗告終,所以在開始的時期,只有創業者自己拿錢出來,再以親情和友情說服身邊的人支持,好運的話,有些傻瓜也願意掏錢相助,就這樣,一家新創公司開始上路了。
這裏要特別討論的是Fool,即傻瓜投資人。我們把傻瓜投資人分成兩類,一類是和創業者非親非故,但是手上錢多,憑著一時的熱情(或者叫衝動)就把錢投資到新創事業上,這類投資人的錢即是所謂的dumb money。有些創業團隊很歡迎dumb money,因為這些投資人放了錢之後什麼事也不管。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創業團隊成員都是學術、技術、臨床背景,沒有經營管理的專業,投資人又不管事的話,這家公司可能會走上錯誤的道路而不自覺。
另一類是所謂的天使投資人(Angel),他們往往是醫療器材產業的前輩高手,例如已退休的專業經理人,或者本身就有成功的創業經歷,在本身沒有財務壓力的情況下,他們願意承擔投資新創事業的高風險,但是他們也期待可能獲取的高報酬。專業的天使投資人在投入資金之後,通常也會介入團隊的經營管理,協助團隊與產業建立關係、進行連結、取得資源、介紹創投。這類投資人的錢又被稱為smart money,意即除了錢,還有其他的附加價值。
雖然說天使投資人不但投資金錢還投入精神,對創業團隊來說可以是很大的助力。不過要注意的是人與人之間還是有「臭味相投」(老外稱之為chemistry)的問題,筆者就看過一個非常優秀的團隊和天使投資人的組合,雙方都很強勢,結果鬧得不可開交。所以團隊在接受投資時,務必要注意「人和」是成功的要件之一,背景再好、資力再強的天使,如果和團隊間無法同心協力,那麼仍然可能為團隊帶來的是阻力而非助力。
有一件事是在規劃募資的時候團隊一定要想清楚的,那就是公司的第一筆資金要完成那些事情。因為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在第一筆資金花完之前,要向投資人(一般是創投)募到第二筆錢,公司才能繼續發展下去。因此,團隊應該要先了解創投有意願投資的公司要發展到什麼程度,這就是第一筆資金要做到的事。一般而言,要向創投募資時,公司必須完成的事項包括:(1)專利已申請、智慧財產的初步規劃已完成;(2)團隊主要成員已確定;(3)與產業界、學術界或政府的合作計畫已規劃完成或開始進行;(4)已規劃出產品開發的里程碑(milestone);(5)已規劃出公司的營業模式(business model);及(6)配合里程碑及營業模式所發展的財務計畫。
醫療器材的研發與創業 (一)、(二)、(三)、(四)、(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 (十八) 、 (十九)
Copyright IS-La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