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部落格 Blog
- 賴文智 律師
網路暨智慧財產權 - 張啟祥 律師
訴訟法制暨大陸投資 - 劉承愚 律師
生技醫材暨創業投資 - 劉承慶 律師
契約管理與文創事業 - 蔡淑娟 律師
金融法務暨公司治理 - 蕭家捷 律師
個資保護暨民事行政爭訟 - 廖純誼 律師
農業、科技與智慧財產權 - 張桂芳 顧問
數位文創暨智權管理 - 王文君 研究員
資訊科學暨法資訊學 - 益思團隊綜合發表
綜合專業文章部落格
全域分類 Menu
- 人工智慧 公司 公告 公平法 其他 刑法 刑訴 創投 勞工 商標 國土 專利 履歷 憲法 政府採購 時事短評 智權綜合 民法 民訴 法理學 消費者保護 營業秘密 生技 租稅 網路 著作權 行政法 行銷 遊戲 醫療衛生 金融 隱私 電信 電子商務 電影 非法律 非營利組織
益思
-
台北所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90號8樓
Tel 886-2-27723152
Fax 886-2-27723128
service@is-law.com
高雄所
高雄市四維三路6號17樓A2
Tel 886-7-335-7331
Fax 886-7-536-5657
eric@is-law.com
http://www.is-law.com
選單
日曆 Calendar
« | 九月 2023 | »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 | 2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熱門文章
- 員工獎酬新工具-限制型股票
- 個人資料保護法Q&A-書面同意是否一定要以紙本為之?
- 臉書(Facebook)蟑螂,無法無天?
- 食品廣告標示,謹慎為妙
- 個人資料保護法Q&A-僱主臉書(Facebook)洩個資,當然不行!
- 個人資料保護法Q&A-可否要求網路業者刪除網友張貼之個人資料?
- 科技新創事業常見的法律問題(1)
- 百貨公司專櫃也有黑心貨?淺談百貨公司的責任
- 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自2010年7月1日適用於多數電子商務業者
- 職場電子郵件監視的隱私權問題研究(1)
版主推薦
- 從大立光與先進光智權爭訟和解案談公司治理與智慧財產權管理(下) - 劉承愚律師推薦
- 從大立光與先進光智權爭訟和解案談公司治理與智慧財產權管理(上) - 劉承愚律師推薦
- 新書出版:劉承愚律師《當文創遇上法律:公司治理的挑戰》 - 劉承愚律師推薦
- 新書上市《當文創遇上法律:智慧財產的運用》 - 益思客服推薦
- 從歐盟的AI白皮書與資料策略看AI發展的管理框架(上) - 益思客服推薦
- 如何促進AI的發展—從Data Driven談資料應用的法律(上) - 王文君研究員推薦
- 人工智慧對於著作權法制可能的衝擊(上) - 王文君研究員推薦
- 淺談跨國連鎖事業的法律型態 - 劉承愚律師推薦
- 百果樹重新開幕,文化森林何時現? -- 兼論文創法第22條之適用 -- - 劉承慶律師推薦
- APP產業相關著作權議題:一、APP產業基本概況(一) - 賴文智律師推薦
現今社會中,由於「養生」概念蔚為流行,許多人販賣食品時會標榜食品對身體的益處,藉此增加消費者購買意願,但在標示食品效能時,也要注意所使用之文字有無觸法疑慮,否則可能商品還沒賣出去,就先遭主管機關處以罰鍰,得不償失。
上網賣紅糟 廣告功效遭罰
負責網路上有關食品銷售、廣告稽查者為各縣市政府衛生主管單位,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9條之規定:「Ⅰ對於食品、食品添加物或食品用洗潔劑所為之標示、宣傳或廣告,不得有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之情形。Ⅱ食品不得為醫療效能之標示、宣傳或廣告。Ⅲ中央主管機關得以公告限制特殊營養食品之廣告範圍、方式及場所。Ⅲ接受委託刊播之傳播業者,應自廣告之日起六個月,保存委託刊播廣告者之姓名(法人或團體名稱)、身分證或事業登記證字號、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及電話等資料,且於主管機關要求提供時,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上述條文雖然看起來並不困難,但實際上認定標準則不容易判斷,以下就其中關於「廣告」的範圍、如何認定「食品廣告標示詞句涉及誇張易生誤解或醫療效能」,以及萬一被處分後,被處分人可否抗辯其不知情而免於違反上述條文之處罰,介紹法院判決及衛生署函釋實務如下,供讀者們參考:
一、廣告的範圍
所謂「廣告」,係指可使不特定多數人知悉其宣傳內容,進而達到招徠商業利益之效果(臺中高等行政法院98年簡字第100號判決)。而其方式舉凡透過報紙、刊物、傳單、廣播、幻燈片、電影、電視、網路及其他傳播工具登載或宣播特定觀念、產品或業(服)務,藉以達成推廣觀念、產品、業(服)務、促進消費目的之行為,無論登載或宣播資訊內容是何稱謂、是否經專業人士設計、是否委請傳播機構登載或宣播、業主是否支付為其登載資訊(廣告)者對價,均在上述規定之涵攝範圍(最高法院98年判字第1123判決)。因此,透過贈送、試吃等活動,要求部落格版主張貼試吃文章進行宣傳,版主也一樣要注意不能有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的規定。且衛生署在廣告認定上更加廣泛,如網站中有販售特定產品,則網站內所有網頁,及經由該網站聯結之網站、網頁、網址等內容,均屬廣告範疇(衛署食字第0959914814號函釋)。也就是說,只要對於食品之描述可使不特定多數人知悉其宣傳內容,不論其該宣傳內容所藉由之傳播工具為何,也不論宣傳者是業者或是個人,皆會構成廣告。例如:於拍賣網站販賣食品,對於該食品之性質為相關宣傳之敘述即會構成食品廣告,甚至是在銷售茶葉的網站置入有關茶葉具有特定療效的文章連結,都有可能被認定為是食品廣告。
二、涉及誇張易生誤解或醫療效能
對於可能涉及違規之食品,各級機關應視個案所傳達消費者訊息之整體表現,包括文字敘述、產品品名、圖案、符號等,綜合研判,其中有關於「涉及誇張易生誤解或醫療效能」這個抽象的法規用語,衛生署於衛署食字第0940402395號函釋公布了一個認定表,分別將涉及:1.醫療效能、2.誇張或易生誤解及3.未使人誤認有醫療之效能且未涉及誇張或易生誤解之詞句,列舉相關例子以供參考(詳參以下連結)。本文就該認定表中涉及醫療效能及誇張或易生誤解之詞句,所舉之例子整理如下:
1. 其中關於詞句涉及醫療效能者,係指宣稱預防、改善、減輕診斷或治療疾病或特定生理情形,如;治失眠、降血壓;宣稱減輕或降低導致疾病有關之體內成分,如:降肝毒;宣稱產品對疾病及疾病症候群有效,如:改善更年期障礙、祛痰止喘;涉及中藥材之效能,如:補腎、活血以及引用或摘錄出版品、典籍或以他人名義並述及醫療效能,如:引用本草綱目上有醫藥效能之記載。所以只要對於產品之敘述,有涉及醫療效能的記載,不管是否有於包裝上再加註無醫療效果等字眼,皆會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9條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7年訴字第731號)。
2. 詞句未涉及醫療效能但涉及誇張或易生誤解者,則包括涉及生理功能,如:增強抵抗力;未涉及中藥材效能而涉及五官臟器,如:保護眼睛;涉及改變身體外觀,如:豐胸、美白;以及引用衛生署食字號或相當意義詞句,如:本產品獲得衛生署食字號認可。所以涉及身體外觀之改變者,皆屬此類詞句,例如一般生活中常見的減肥瘦身食品的廣告。
三、可否主張不知情而免責?
一般民眾於販賣食品時,如在宣傳時所使用之語句有涉及誇張易生誤解或醫療效能之情形時,是否可以因為不知道有相關法規之存在而抗辯免責?關於這一點,須注意行政罰法第8條:「不得因不知法規而免除行政處罰責任。但按其情節,得減輕或免除其處罰。」之規定。原則上各類的行政處罰,都無法主張因為不知道法規的存在而免責。因此,如果一定要強調該食品之特定保健功效,應該先依健康食品管理法第3條之規定,向主管機關申請查驗登記,再由主管機關發給健康食品許可證,另外依照健康食品管理法之規定處理,才不會有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之風險(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96年簡字第00608號判決參照)。
本則新聞中,該名於網路上販賣紅糟的學生,抄寫紅麴菌的相關醫學報導,如「紅麴菌對文明病如高膽固醇、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症狀確實有改善的功效」,因為該等詞句已涉及醫療效能,而宣稱可以改善或減輕疾病,所以會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9條之規定。但也不是說食品都不能做任何廣告,如果只是就所販賣之紅糟為一般廣告敘述,例如:「紅麴菌可增強體力,養顏美容,有益健康」等未涉及醫藥效能或誇大不實的形容,即可避免遭罰。
相關連結:
食品廣告標示詞句涉及誇張易生誤解或醫療效能之認定表:http://0rz.tw/9SKid
臺北市衛生局處理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統一裁罰基準表(節錄):食品衛生管理法統一裁罰基準.docCopyright IS-La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