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約管理與文創事業


關於版主
站內搜尋 Search

專業部落格 Blog

全域分類 Menu

益思

2002/04/23 12:26
生物科技之技術鑑價市場(2)

三、當前國內發展生技鑑價市場的困境

 

說的總是比做的容易,生技智財的鑑價固然可以創造許多好處,但怎麼樣在國內建立一個能發揮作用的鑑價機制與市場,目前卻是一片渾沌,看不清未來在哪裡。依據筆者觀察,國內生技產業技術鑑價機制的建立,至少存在以下三個問題:一、欠缺合理的鑑價方式;二、欠缺有公信力的鑑價機構;三、鑑價的市場無法達到經濟規模。

 

在鑑價方式的問題上,如果依循事事以美國為馬首是瞻的傳統,當然是先學美國最快。Nasdaq固然對生技公司有幾種鑑價方式可以交互比對使用,但是遠來的和尚未必會念國內的經,國內的投資環境和美國實在差異太大,能不能直接拿來使用頗成疑問。誠如券商所言:「比照美國市場的公式,台灣的生技公司必須打好幾次的折扣,才可能符合實際的價值」,說穿了就是無法作為有效的參考依據。而若自行設計,由於生技智財鑑價的model牽涉範圍太廣,從技術到市場,從臨床實驗的表現到FDA committee的一點風吹草動,甚至是可能爆發的專利侵權訴訟,加上生技智財交易具有國際性,必須考慮與國際接軌的問題,這些都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在有公信力鑑價機構的建立方面,似乎也是問題重重。說也奇怪,凡事一講到要有公信力,到了台灣難度似乎總是比別人高。國內當然並不是完全沒有具公信力的鑑價機構,但是幾乎都集中於有形資產的鑑價作業。一到了智財鑑價,尤其是生技智財的領域,就付之闕如了。目前國內由工業局推動TWTM計畫,希望可以透過輔導方式建立技術鑑價機構的公信力,實際上成效如何,實有待進一步觀察。

 

至於鑑價市場經濟規模的達成,與合理鑑價方式、公信力鑑價機構所構成的鑑價機制之間,其實還是先有雞或先有蛋的老問題。由於生技智財鑑價機制的建立須要大量的人力與資本投入,委託專業機構鑑價時,也會耗費大量資金。如果鑑定出來,既不能拿來借錢,又不能拿來上市上櫃,更無法發揮任何其他作用,那麼市場無從建立。如果看不到市場在哪裡,就不會有人願意把資源耗費在這一塊領域。可是反過來說,當合理公正的技術鑑價機制還未建立,政府在交易秩序的考量下,很難期待金融機構願意冒極大風險允許生技智財抵押借款,技術作價入股、公司購併等經濟活動也一樣欠缺可參考之依據而可能減少交易活動。總而言之,在這種市場的擴大與機制的建立之間的關係,不是先因後果,而是循環關係的情形下,誰要鼓起勇氣先跨出半步,畢竟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四、政府應積極扮演推手

 

政府五年要花五百億發展生物科技,看起來數字很嚇人,可是在生技的研發上,說實在是微不足道的。一年一百億的預算,約略等於生產單株抗體的單一廠商台灣生藥(TBMC)的集資目標。政府的資金,應該要配合公權力的運作,創造出一個能夠扶植民間產業活動的大環境,錢才花得有意義。就這個觀點而言,生技技術服務產業的鼓勵與扶持,肯定是政府該著力之處,其中當然包括技術鑑價的部門。既然大部分生技智財交換價值的彰顯,有賴於鑑價制度的運作,那麼成熟的鑑價機制,絕對可以使研發成果不用等到商品化就表現出具體財產價值。如此一來,將可促使生技產業更積極地投入研發。

 

在鑑價方式的確立方面,政府可以主動出擊,透過諸如科技專案等手段,輔導資助民間有意願的業者,開發適合我國市場條件的生技智財鑑價方式。有了政府的背書,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此種鑑價方式的接受度。有了公定的鑑價準則,政府更可以比照律師、會計師或不動產估價師等專門職業人員,建立國家證照制度,舉辦鑑價師考試與認證。經由主管機關、公會的層層節制,確保從業人員的素質,進一步建立大眾對鑑價機構的信心。同時,將技術服務業列入獎勵投資相關優惠措施適用行業,更是政府既定的政策,亦將鼓勵民間業者投入生技鑑價的服務領域。輔導、融資、教育訓練與監督並行,要創造適合本土需要,有公信力的技術鑑價機制絕對大有機會。

 

在鑑價市場的擴大上,政府也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刺激產業將其所擁有的智財辦理鑑價的意願。就以開放承做生技智財抵押借款來說,光是開放銀行辦理此一業務是不夠的。因為一開始的時候,銀行對於此一市場熟悉度低,不但風險高,又沒有經驗,意願自然不高。政府在這裡可以扮演推手,採行各種政策來提高銀行承做的意願。這些可能的措施包括:一、在信任政府所認可的鑑價機構所做之鑑價的前提下,而決定授信時,應該免除銀行承辦人可能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這是建立有公信力鑑價機構後,必然導致的結果。免除承辦人的後顧之憂,才能讓銀行放手去做。二、運用政府的力量,建立類似中小企業互保基金的機制,使得銀行放款給生技產業時,不僅僅有智財擔保品的保障,在一定的要件下,還可享有互保基金來作為第二道防火牆,降低融資的風險。三、適度的利率補貼,可以直接使銀行受惠,而願意承受較高的風險,辦理相關放款業務。

 

總括來說,以我國政府的財力來看,國家在推動生技產業的發展時,應該優先辦理的,本來就不會是直接投入去做那些「產業該做的事」,而是要設法讓產業願意去做更多的投資,從事更多的經濟活動與研究發展,創造更大的產值。活絡並擴大生技智財鑑價市場,完全符合這樣的政策目標。除了開放生技產業智財權抵押貸款之外,政府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諸如財務報表規範的調整、租稅優惠的獎勵,以至於證券市場的配合,都還有待產官學界的共同努力。

 

五、結語

 

放眼望去,國內還有無數個懷特新藥正在摩拳擦掌,準備挾其豐沛的人力資源與技術本位在公開發行市場裡攻城掠地,募集資本。另外一些空有大量生技智財,卻都只做到Phase I的生技產業,仍然還是只能望著銀行的貸款條件興嘆。智慧與創意的結晶縱然不斷,走到商品化的階段畢竟還有漫漫長路。如何讓這些明日可能成為金礦的產業,不會因為缺乏資金而走不過今天,實在是為了達成創造生技產業中的台積電、聯電的目標,所必須克服的第一道難題。

 

然而,知識經濟,不應該只是個喊得震天價響的口號而已。「知識」,必須有機會被表彰出其「經濟」利益,知識經濟才會化為現實。生技的研發成果,也須要有健全的鑑價機制與市場環境,方能使其有充足的養分(資金),順利度過萌芽、成長的過程,終至茁壯為成熟的產業。而與其他的技術服務部門一樣,生技鑑價產業,也是一個須要不斷研究創新的領域。至盼本文能稍收拋磚之效,使更多優秀的人才投入這個領域,共同為生技產業注入源頭活水,奠定其穩固的發展基礎。


Copyright IS-Law.com
由 劉承慶律師 發表於 契約管理與文創事業 | 引用 (0) | 閱讀(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