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專業文章部落格


關於版主
站內搜尋 Search

專業部落格 Blog

全域分類 Menu

益思

2009/04/29 11:57
反璞歸真的逆襲-從領域整合談法規範與法理論簡化之可能(1)

反璞歸真的逆襲-從領域整合談法規範與法理論簡化之可能

陳仲麟

壹、前言

我國的法規數量早已向先進法治國家即起直追,或尚有不及,卻也氾濫成災,尤其每當特定社會事件發生,立法、修法之呼聲旋即四起,又隨著法學研究的進展,即令重要法規近年來也是一夕數變,修法連連,而社會仍常處於法規飢餓狀態,不計其數的草案在立法院中排隊;加上法學理論的深掘與細緻化,不同的學說見解紛紛籍籍、盤根錯節。面對浩若湮海的法規範與法理論,法律人怎能不感到戒慎恐懼?經過大學四年教育與準備國考苦讀的洗禮,恐怕仍感覺自己的專業高樓建築在沙地上,誰不是心中還有千百個疑問就開始要從事法律工作了呢?於是我們似乎就該想到,放任法律的肥大、爆炸,是不是社會之福?就算這是必要之惡吧,又該如何稍稍減輕它的危害呢?

貳、問題

法規範與法理論膨脹與複雜化所產生的問題,本文試舉三項如下:

  • 一、 既多且雜的法規範與法理論連許多法律人也搞不清楚,遑論一般人民,結果一般人因為無法理解法律,無法理解法律人的思考模式,甚或因片面的理解造成錯誤的挫折,終於與法律疏離,這同時也代表了法律與人民愈來越遠。
  • 二、 許多法規範與法理論被埋沒在汪洋中,並沒有被當事人、律師、法官所發現,結果經過司法程序所得的判斷也許並不是法律體系本來應得的答案。
  • 三、 為了理解及操作這些法規範與法理論,勢必消耗非常多的資源,包括法律人的養成、學者的研究、人民營複雜的法律生活、訴訟的勞力時間費用花費......。

參、原因分析

之所以造成此種現象本文試分析如下:

  • 一、 社會的複雜化:現代社會解構及多元化,新興事物不斷出現,本即會造成規範必須向前追逐的需求。
  • 二、 對法律的迷信:法律是政治人物藉以轉移人民注意力的工具,當他們無能解決社會問題時,最簡單的策略就是拿出「檢討相關法令」、「研擬某某法促成法制化工作」的說辭;而就法律人來說,為更增加其存在價值,也不知不覺地為法律的重要性披覆絢麗的外衣;人們久而久之也接受了這套想法,在法律無能為力的地方,反想要用更多的法律去治療。
  • 三、 法領域細密分工:隨著社會複雜化及研究愈加細緻深刻,研究領域勢必日趨細分,單一學者所掌握的領域也勢必有所侷限,各自在自己法領域發展的結果,也使原本可以一以貫之的概念因為偶然的歷史因素而分道揚鑣。

Copyright IS-Law.com
由 益思客服 發表於 綜合專業文章部落格 | 引用 (0) | 閱讀(3254)